以下繼續MathStart Leave 1 第一輯的另外三本「Henry the Forth 」、「Just Enough Carrots」、「Rabbit's Pajama Party」。
📍Henry the Forth (Ordinals)--序數
以小狗表演秀來介紹序數,簡單明瞭。
主持人介紹第一隻狗出場。
🔆 排隊狗兒用數字來標示出場順序,清楚明瞭;雖然是用阿拉伯數字,但唸的時候要注意尾音,「st, nd, rd, th」不要不見了。
👩:「Maxie is No. 1, the first. Baxter is No. 2, the second ...」
第四隻出場的是Henry,但他不願意配和。
結果主持人一拿出狗餅乾,Henry立刻朝他跑去,還給他一個濕噠噠的吻!
再將出場順序說一次。
🔆 這裡改用英文字,比較適合已經認字的孩子。
第四位出場的Henry獲得冠軍。
🔸 延伸活動
日常生活中序數其實蠻好運用的;像是嫩薑常常都是要求自己要第一個去洗手的(最近這個階段什麼都要搶第一):
👩:「Okey. You are the first to wash the hands and I am the second. Daddy is the third.」
有一次在玩樂高溜滑梯,就把人偶拿出來假裝是朋友,開始介紹「X is the first in the queue. XXX is No. 2, the second ...」。
嫩薑最愛的太陽系剛好也可以拿來玩序數遊戲。
📍Just Enough Carrots (Comparing Amounts) --比數量
兔子弟弟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沿途和別人比較所購買東西量的多寡,帶入「more, few, same, more」的概念。
我想要買更多的紅蘿蔔,因為我真的很喜歡紅蘿蔔!
超市有人買的紅蘿蔔比我多!
馬阿姨的紅蘿蔔比我多,鳥先生買的數量跟我們一樣,而大象阿姨則是買的數量更少。
🔆 如果孩子已經會數數了,可以讓孩子數每個圖片/推車裡紅蘿蔔的數量,之後再介紹多寡的概念。
👩:「How many carrots in the elephant's trolley?」
👶:「One」
👩:「Rabbits get one _____.」
👶:「Two, three.」
👩:「Rabbits get three carrots. So Elephant has fewer carrots.」
比較蟲罐頭的數量。
比較誰買的花生比較多。
為什麼要買花生跟蟲罐頭呢?因為鳥先生跟大象阿姨要來家裡一起吃中餐。
平常吃點心的時候偶爾會玩數量多寡的遊戲。
👩:「Who has more biscuits?」
👶:「Me!」
👩:「嫩薑has more biscuits than Mummy!」「Can you eat one biscuit?」「How many biscuits do you have?」
👶:「Two!」
👩:「Now we have the same amount!」
📍Rabbit's Pajama Party (Sequencing)--排序
故事內容是兔子邀請朋友來家裡過夜,參加睡衣派對!和朋友一起做了很多事情,讓孩子透過故事了解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下面簡單分享故事內容,算是蠻有趣,貼近大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們一起大口吃起士披薩。
接著喝果汁,中間還有一起吃點心。
終於到了上床睡覺時間囉!
穿上睡衣,
進入各自的睡袋,拉上拉鍊。
當然不可能乖乖睡覺;
一起說了我們喜歡的恐怖故事!
過一陣子後,我只聽到老鼠的打鼾聲。
🔸 延伸活動
類似這樣的事件發生順序概念平常透過繪本共讀,讓嫩薑有時候回答「Then what's going on next?」漸漸順序感就慢慢產生了。
生活中,睡前嫩薑都會要求我陳述一次今天做了什麼事情,例如玩玩具、吃水果、洗澡,吃點心、刷牙等等;如果我漏掉一件,他會糾正我🤣。有時候我也故意說忘記了下一件事情是什麼?請他補充!(第一次開始是由我自己問嫩薑說What did we do today? 自己陳述今天做了哪些比較大的事情,看看他記得哪些)
就如同「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提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MathStart Level 1第一輯的故事內容是符合這樣的概念,馬戲團、超市買東西、襪子等等都是生活場景。
這套書對我跟孩子來說比較像是補充跟強化概念。如果是想要透過這套書開始認識數學基礎概念,其實也是可行的;採用故事繪本而不是教科書那種方式,不自覺將數學觀念置入,在學習上也不那麼無聊乏味。對於像我這種數理不是那麼好的媽媽來說,這套書讓我在跟孩子共讀上也不覺得有壓力,也激發我在平日生活中找數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