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When the Sun Goes Home」太陽公公回家後做了什麼呢?

「When the Sun Goes Home」是我前一陣子很喜歡的繪本。嫩薑共讀的是趣味性,而我是被故事背後傳達的意涵打動、產生共鳴~

角色轉換為媽媽後,多多少少失去一些自我;看著嫩薑可愛的小臉,內心滿滿母愛,很愛孩子是真的!但偶而內心感到寂寞、感覺累也是真的。當媽之前只要照顧好自己,很自由(當時在英國玩得很開心),又可以睡到自然醒(這對我好重要🤣),一整天24小時都完全屬於自己;當自己好自在,好輕鬆!面對這樣的失落,共讀完「When the Sun Goes Home」後,覺得內心有被療癒到❤️。

女巫Winnie和好朋友Wilbur的聖誕節「Winnie and Wilbur Meet Santa」「Happy Birthday Winnie」

近期一個月嫩薑的心完全被Winnie and Wilbur給佔據了~因為太喜歡了,毛毛蟲點讀那十本不夠看,便又入手關於聖誕節主題的「Winnie and Wilbur Meet Santa」,以及慶祝嫩薑生日的「Happy Birthday Winnie」。最近終於熱潮有退了一點! 不然一個晚上兩三本Winnie & Wilbur的故事唸下來嘴巴會很酸~😂

聖誕快樂,大熊!「Merry Christmas, Big Hungry Bear!」

「Merry Christmas, Big Hungry Bear」是一本關於「愛、分享」,「感恩跟祝福」的溫馨聖誕繪本;它是「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的延伸故事。去年12月份的時候,是當時嫩薑很常點播的聖誕繪本之一。

🔆「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有出毛毛蟲點讀版,也在廖彩杏書單裡(最底有繪本連結)。

小恐龍Rory的溫馨故事 「Rory the Dinosaur Me and My Dad」 「Rory the Dinosaur Wants a Pet」

Liz Climo的小恐龍Roy系列是之前繪本群分享的,嫩薑很喜歡。Rory是一隻可愛的小恐龍,和爸爸的互動也溫馨,尤其是「Me and My Dad」幾乎每天唸。


聖誕音樂書/音效書「The Nutcracker」「Noisy Touchy-Feely: Santa」

由Usborne所出的「The Nutcracker」「Noisy Touchy-Feely Santa」是目前嫩薑快四歲這個年紀依舊還有興趣的音效/音樂書。

「The Nutcracker」這本我去年就入手了,但嫩薑似乎不太理解故事情節,也會音樂沒什麼興趣,今年再拿出來,會要求我唸故事,以及重覆按播音樂來聽。至於Noisy Touchy-Feely Santa則是從兩歲到現在都算喜歡的音效書;拿出來到現在每天都會按來玩/聽。
 

Oxford Reading Tree inFact Level 3 --- 科普讀本

這套 inFact是Oxford University Press所出的,為non-fiction(非故事類)的讀本。如官網介紹所說的「Who says non-ficiton can't tell a story?」共讀起來很像在看一個小故事,或許因為這點,嫩薑很喜歡這套書(原因純屬媽媽自己推測😂,小孩喜好有時候很謎)。

Happy Halloween! 萬聖節繪本分享

嫩薑學校沒有萬聖節相關活動,所以我不需費心思在想他萬聖節的裝扮🙌!
不過走在路上或是經過商店,都會看到萬聖節裝飾,所以想說透過繪本簡單介紹萬聖節會看到的相關物品、角色,例如南瓜、巫婆、黑貓、蝙蝠等等,以及最重要的活動Trick or Treat。 


我是公車司機「I'm The Bus Driver 」「I'm The Bin Lorry Driver 」

嫩薑對於車子不太感興趣,家裡關於交通工具的繪本屈指可數🤣。近期入手Oxford Uinversity Press出的關於「交通工具+職業」的繪本,內容蠻生動活潑的,嫩薑可以和我一起共讀完;雖然不是很常點播,不過可以整本共讀完就算是成功✌️。
🔆 對於非車控的嫩薑,入手兩本就夠了😁;套書控的家長可以考慮整套六本全收集。

哪裡是居住的好地方呢?「A Good Place」

Maisy這隻小老鼠是大多數人提到Lucy Cousins第一個聯想到的角色,嫩薑一歲到兩歲半時期很為Maisy著迷;除了Maisy之外,Lucy Cousins也出了許多低幼繪本,網誌最後有分享。

「A Good Place」是Lucy Cousins今年2022的新書,故事內容為封面上的四隻昆蟲找尋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正當以為找到合適的住處,準備替昆蟲們歡呼時,翻到下一頁結果被翻轉。情節帶點點懸疑氣氛,蠻吸引嫩薑的注意力,迫不急待的想知道下一隻昆蟲是否能找到適合的住處。


綿羊們開吉普「Sheep in a Jeep」/ 綿羊們慶生採買「Sheep in a Shop」

「Sheep in a Jeep」「Sheep in a Shop」是共讀群 Manda很久很久以前推薦給我的,那時候我對於廖單不熟悉也不是那麼感興趣🤣。共讀幾次後,覺得小羊們可愛又搞笑的,短句子和兩歲多的嫩薑共讀起來沒什麼大大壓力,跟其他長篇繪本屬性不同,屬於輕鬆小品。

初期和嫩薑共讀這兩本時,我們會一起觀察圖片的細節,並加以描述,這個方式可以讓嫩薑了解韻文句子意思,進而理解、聽懂句子所描述的故事情節。



 來挖恐龍化石吧!「George and the Dinosaur」「My First Discoveries: Dinosaurs」

之前入手毛蟲點讀版「My First Discoveries: Dinosaurs」後,一直很想跟嫩薑玩挖掘恐龍化石的遊戲;前一陣子又入手Peppa Pig: George and the Dinosaur,終於動手做了活動搭配繪本了!🤣

即使你不一樣,仍舊是我的寶貝「Gaston」

在這裏分享的大多數繪本都蠻適合跟嫩薑共讀的,然而這本「Gaston」是我私心很喜歡的繪本之一;適合年紀五六歲以上,也適合家長自己閱讀。
🔆「Gaston」插畫家也是Christian Robison;之前介紹的「when's my birthday」也是其作品之一。
🔆 可以參閱ART of the PICTURE BOOK,網站列出Robinson蠻多有名的作品。

自己很喜歡狗,所以一看到Gaston的封面就決定入手,即使當時內容對快兩歲的嫩薑來說過於抽象(現在好像也無法完全理解🤣)。有機會共讀時,學狗兒汪汪叫、觀察狗兒行為,或是一起欣賞可愛的插畫,還是很有樂趣!


來球冰淇淋吧!「Should I Share My Ice Cream」「The Giant Ice Cream Mess」「Groovy Joe: Ice Cream & Dinosaurs」

When it comes to summer, ice cream is a thing that you can't miss. 
炎炎夏日,來點和冰淇淋相關的繪本,再吃點冰淇淋,感覺清涼消暑🧊;「Should I Share My Ice Cream」、「Fox Tails: The Ice Cream Mess」、「Groovy Joe: Ice Cream & Dinosaurs」這幾本是嫩薑蠻喜歡以「冰淇淋」為主題的繪本。



什麼時候我生日啊?「when's my birthday?」

第一眼在蘋果樹看到這本「when's my birthday」就喜歡上了!以孩子天真的口吻來敘述期待自己生日到來的心情;書中插畫是我喜歡的風格,滿滿的蛋糕、蠟燭、禮物則是非常吸引嫩薑的目光。
🔆插畫家Christian Robison很有名唷!「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市場街最後一站)」、「The Bench」by Meghan Markle也是他的作品。


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Once Upon a Time」

「Once Upon a Time」購入時,裡面的單字對嫩薑來說比較沒有挑戰性,但年紀兩歲半左右對於這種創造性的互動繪本好像又無法感受到樂趣,所以當時興致缺缺;最近因為共讀群媽媽分享了好用的卡牌座,我再次拿出來搭配用,終於引起嫩薑興趣了~
🔆謝謝共讀群的文娟& Miao Kuo媽媽卡牌座的分享。


小種子和小雨滴「Little Life Cycles: Pip」「Little Life Cycles: Drip」

這兩本可愛的硬頁小書是在逛誠品線上書店看到的,帶點擬人化的雨滴跟小種子,加上中間有個小洞洞設計,看起來蠻可愛的;入手之後,發現用字不算難、概念解釋也蠻具體的,適合嫩薑現在這個年紀簡單的切入,在大一點年紀的孩子也適用。

畫顆星星給我吧!「Draw Me a Star」

星星對於嫩薑來說不太有奇幻色彩, The Sun is a star,很熱😂;可能因為這樣,加上故事張力比較弱,Eric Carle這本「Draw Me a Star」對嫩薑比較沒有吸引力,相較於Oliver Jeffers「How to Catch a Star」。後來自行加入一些對話後,嫩薑覺得有趣多了~


Child's Play 韻文大師--- 毛毛蟲點讀版(上)

毛毛蟲點讀版套書「韻文大師」收錄廖彩杏書單中Audrey Wood的作品。整套韻文大師有九本,之前已經有介紹過「Twenty Four Robbers」、「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網誌最下面有連結)。

大概來說這套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整套書難度不均:最簡單的「Twenty Four Robbers」、「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和下面四本在字數、故事情節上落差很大。
📌故事偏長,扣掉「Twenty Four Robbers」和「Quick as Cricket」外,每本故事音檔大約是五分鐘起跳;最長的是Scaredy Cats為15分鐘。
📌加入旁白唸故事,多了很多不在書本上的句子(這點我自己是蠻喜歡的,嫩薑花了一些時間適應可以跟著翻頁)。
📌在故事結束後,會加入一小段跟故事相關的延伸歌曲,最後還有故事小彩蛋。
📌 沒什麼點讀音效(所以我只有分享一個點讀內容😉)

因此,這套書對英文程度要求較高,對不習慣聽長篇故事的孩子來說也需要花較多時間來適應;家長需要在旁邊一起聽故事,協助孩子翻頁。

我吞下西瓜種子了「 The Watermelon Seed」

嫩薑兩歲半多看這本「The Watermelon Seed」興趣一般,沒什麼特別反應;最近因為共讀群Miao Kuo媽媽分享的西瓜轉盤,覺得很有趣,決定來試試看。或許因為長大了,再加上道具加持,嫩薑開始覺得故事有趣!最近吃西瓜的時候,都會故意把種子吞進去。😂
🔆 謝謝Miao Kuo媽媽的創意,讓故事變得立體~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熱門程度不需要多著墨,家裡共讀書櫃中應該都有這一本,不管是中文版還是英文原版。

嫩薑一直以來對這本書喜好程度一般。一歲半時,在圖書館借過立體版的,只有對機關有興趣😂;後來入手毛毛蟲點讀版,也幾乎不會主動去書櫃拿下來和媽媽一起共讀。前一陣子學校停課,和他一起去圖書館時,看到蝴蝶在飛,心想:「 來做點跟蝴蝶有關的延伸活動好了!」試試看這樣會不會比較感興趣一些~
 

MathStart Level 1 數學故事書「第一輯」 (下)


以下繼續MathStart Leave 1 第一輯的另外三本「Henry the Forth 」、「Just Enough Carrots」、「Rabbit's Pajama Party」。

📍Henry the Forth (Ordinals)--序數
 以小狗表演秀來介紹序數,簡單明瞭。

MathStart Level 1 數學故事書「第一輯」 (上)

觀望很久終於入手MathStart數學啟蒙繪本;網路上資料不多,所以先入手Level 1 第一輯。基本上,Level 1內容以「基礎認知為主」,適合三歲以上、學齡前兒童,或是小一小二應該都蠻適用的。

 


我的小寶貝「Snuggle Puppy」

隨著嫩薑越來越大,越來越古靈精怪(這是比較好聽的說法😂),衝突的次數也隨著變多,有時候我思考著:「嫩薑會不會覺得爸媽對他太嚴格了?是否應該要讓他感受到不論怎樣,我們都是很愛他的?」加上五月有Mother's Day,大部分情況都是請小孩表達對媽媽的愛,媽媽趁機也傳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也很棒呢!

所以選了這本Sandra Boynton的「Snuggle Puppy: A Little Love Song」晚上睡前和嫩薑共讀,剛好可以趁睡前表達一下爸媽的愛,畢竟有時候白天一忙,就會忽略這件事情;內容非常簡單,對於我這類唱歌不是很在行的人,歌曲旋律很友善😉。


爸爸,我想要月亮「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

「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也是Eric Carle很經典的繪本之一。以故事方式將科普帶入,介紹月相的變化;當然,親子之間的愛才是故事的主軸❤️。這兩者相輔相成,入手快一年,依舊是書架上嫩薑喜愛的繪本之一。

共讀完「Papa」更熟悉月亮後,加入Usborne的科普書「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 What is the Moon?」延伸月亮的科普知識;更進階一點,可以加看Moon: Earth's Best Friend。
🔆 「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系列是比較適合低幼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內容再深一點、用字也相對難。
🔆 「Moon: Earth's Best Friend」需要更深入的科普知識,不建議一開始就共讀這本。


牙仙子來囉!「Pete the Cat And The Lost Tooth」

這本「Pete the Cat And The Lost Tooth」用字簡單、故事結尾很有愛,用來介紹tooth fairy我自己覺得蠻適合低幼的。唸完之後我問嫩薑:「Do you know what the Tooth Fairy likes?」「A lost tooth that is healthy. So we need to brush the teeth well.」


「All Aboard Reading」圖像讀本

All Aboard Reading」是我很早期就入手的毛蟲點讀書;單純喜歡它將簡單單字圖片、視覺化。

初期共讀故事內容不太吸引嫩薑,只喜歡跟著後面有節奏感的字卡一起朗誦;過一陣子才開始對故事產生興趣,每天都會要媽媽一起共讀。最近又將這套書從書櫃拿出來亮亮相,嫩薑可能太久沒看了,竟然很主動地翻閱,且認真聽故事;不過這次喜歡點故事來聽,對後面字卡的興趣降低了,看心情點讀。
🔆 嫩薑小時候我是自己唸故事內容,不用點讀筆;但我已經不記得我講了哪些話了😅,所以以分享書籍內容為主,再提供一些簡單問題/句子給有需要的人參考囉!
 

尋找復活節彩蛋「We Are Going on An Egg Hunt」

本以為這本是Michael Rosen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的致敬版,不過翻開書沒有任何關於本書的介紹,很奇妙!

如果讀過Michael Rosen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應該會對這本感到熟悉:情節以及敘述故事的方式和 Bear Hunt相似;不同處在於Egg Hunt有可愛翻頁小機關找彩蛋,搭配兔子大野狼的題材的故事線蠻有趣的;共讀完之後也蠻適合拿來導入Easter的相關活動。



我想要一顆星星「How To Catch A Star」

Oliver Jeffers「How To Catch A Star」描述一位小男孩渴望能擁有一顆天上的星星,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這個故事我自己讀起來覺得有些淡淡的傷感:孤單的小男孩渴望陪伴。不知道嫩薑共讀起來的感受如何?可能媽媽誇張的說故事語氣淡化了書中孤單的氛圍😉。

草莓給誰吃?「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

嫩薑對草莓沒什麼抵抗力,最近共讀完這本「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後,就常常說:「媽媽,我們可以去採草莓嗎?」

 

不會噴火的龍「The Dragon Who Didn't Like Fire」

年輕的時候,常常聽我媽說:「每個媽媽都嘛覺得自己的小孩最可愛了~❤️」,那時聽到內心還想說:「怎麼會?有的小孩明明就不可愛啊?」生小孩之後,完全可以理解媽媽當時候說這些話的心情。嫩薑現在處於Horrible Tree Stage,偶而也是會讓我一秒理智線斷裂,但我還是會不自覺盯著嫩薑看然後轉頭對我老公說:「怎麼這麼可愛啊!」老公自己也會突然轉頭跟我說:「他真的好可愛唷!」每位爸媽看著自己的孩子應該都是這樣的心情吧~😂

Gemma Merino「The Crocodile Who Didn't Like Water」和「The Dragon Who Didn't Like Fire」描述即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與眾不同,依舊是自己心頭的愛;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潛藏的才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是我自己很喜歡的兩本繪本,每隔一陣子我會自己翻出來再共讀。

🔆「The Crocodile Who Didn't Like Water」是作者的第一本書,獲得許多獎項。
🔆「The Cow Who Climbed A Tree」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本,獲得2016 Oscar's Book Prize;描述一隻充滿好奇心的牛,喜歡探索新事物,鼓勵孩子勇於做夢,之後再來分享。



父母的語言「Thirty Million Words」( 上)

很厚的一本書,花了一些時間才看半本😂,翻譯書的句子常常要看好幾次才能了解其意思;看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反思自己的親子對話過程中是否有需要修正的空間,讓親子互動更正面,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溫暖,涵養正向的人格特質,有能力後再去溫暖別人(當然孩子變聰明爸媽都會很開心的,哈)

裡面有些概念、例子蠻不錯的!記錄下來,時不時可以把文章叫出來再讀一次;隨著孩子長大,每一次的閱讀我想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吧~


我看到...「I Spy Readers Collection」

I Spy Readers Collection」類似Where's Wally?,是找找遊戲書;不同點在於「I Spy」每本書都有不同的主題,依據主題不同,找出相關的物件。

這套書我在嫩薑兩歲半左右入手的,那時候他不太感興趣,一直到快三歲才突然很喜歡玩;最近這兩個月睡前一定要玩個兩三頁才行。

毛毛蟲點讀版一套有13本、美式發音;畫風有點懷舊復古,一開始看有點不習慣,仔細觀察其實色彩是蠻豐富的;有些圖片是手繪風格,我自己蠻喜歡的。不過嫩薑有自己的喜好,有些圖片他不喜歡,會選擇挑過不想玩~😂

🔆 Jean Marzollo也是廖彩杏書單裡「I am」科普系列書的作者唷!
🔆 圖片作者Walter Wick是國際暢銷書「Can You See What I See?」的作者;如標題所示,「Can You See What I See?」也是找找遊戲書。
🔆 「I Spy」系列書獲獎蠻多的,在國外也算是蠻熱門的商品;查了一下圖書館會有,也可以去圖書館借來試水溫(版本可能會跟毛毛蟲的不一樣)。



跟著Maisy去看牙醫「Maisy, Charley, and the Wobbly Tooth」

大部分爸爸媽媽對要帶小小孩去看牙醫都覺得有點壓力,怕執行方式太強硬造成孩子的陰影。

分享兩本嫩薑到目前為止最常翻閱看牙齒相關的繪本:「Maisy, Charley and the Wobbly Tooth」,「We're Going to the Dentist.」。嫩薑從一歲半左右就很愛翻閱we’re going to the dentist,後來加上Maisy,兩次的塗氟都蠻淡定的,不會進診間就大哭,躺在看診椅上張開牙齒給醫生檢查也算冷靜,算蠻配合醫生的,推測可能是很常看這兩本書吧~還是天生淡定哥,少根筋?😆



晚安!晚安!「Good Night, Good Night」

嫩薑最近說夢話的次數變多,我在想難道是睡前閱讀的故事情節太過緊張刺激了嗎?剛好前一陣子在好市多看到這本Sandra BoyntonGood Night, Good Night」,翻一翻後,發現蠻適合睡前的溫和的共讀,媽媽可以不用唱作俱佳了😁~

我購入的這本是「The Going to Bed Book」原版本,故事比較長,裡面多了一首歌。


給朋友的驚喜「Handa's Surprise」

乍看「Handa's Surprise」的封面,很容易被忽視(我是說我啦!😂) ,所以我很晚才入手。單純就故事內容來看, 「動物」跟「水果」很適合大約一歲半開始的低幼,描述水果特色的形容詞也很棒,平常生活中很好使用;而故事延伸,就看小孩的年紀跟認知發展,可深可淺了,例如非洲(肯亞)生活、糧食問題等等。



來和Maisy一起幫雞媽媽找寶寶「Count with Maisy, Cheep, Cheep, Cheep」

嫩薑大概一歲半到兩歲半時期入手好多Maisy的書,因為那時候他非常迷戀Maisy 😌;這一本Count with Maisy搭配翻頁小機關,初期被我當作找找遊戲書(那時候要他數數沒興趣),最近這半年嫩薑進入數字敏感期,再拿出來共讀反而變成喜歡數數字了!


我的爸媽在哪裡?「Am I Yours?」

這本「Am I Yours?」第一次共讀,嫩薑就很喜歡。故事內容講述一個恐龍蛋在找尋爸媽,同時又帶入恐龍特色,這是跟一般恐龍科普書籍不太一樣的地方;故事情節溫馨,我自己很喜歡。每次念完故事,我會要嫩薑問我:「Mummy, am I yours?」然後我邊緊緊抱著他說:「Yes. You are my lovely boy!」邊一直親!😂

噓!小心別吵醒老虎了!「Don't Wake Up Tiger」

今年是虎年,剛好家裡有本以老虎為主角的繪本「Don't Wake Up Tiger」;這是一本互動書,作者是很有名的Britta Teckentrup,嫩薑之前很喜歡她的「Mole's Star」跟「Moon - A Peek Through Picture Book」(後者這本找機會再來分享)。


嫩薑蠻喜歡互動書,不過這本主角是老虎,剛入手初期他沒有很喜歡;幸好裡面有很多氣球,有暫時吸引他的目光。最近又再拿出來玩一下,可能是因為學校有帶到虎年的概念吧,這兩個星期點播的機率變高,書放在桌上也會主動自己點來聽!還發現我沒發現的有趣點呢~


長大後我想做什麼呢?「I Want to Be ...」系列

 「I Want to Be ...」是最近這一個月新入手的書:內容主要在介紹四種不同職業,包含工作內容、服裝配備等;以低幼的觀點來看,知識量算蠻充足的。

嫩薑這四本都很喜歡,有天睡前共讀一次拿了這四本說要看,我立刻說「Can we just have two books please?」,四本唸完都不知道幾點了!快點睡覺才是媽媽的自由時間呀~😂


轟隆隆恐龍來了「Rumble Rumble Dinosaur」

嫩薑一開始對恐龍興趣缺缺,共讀唱了這首「Rumble, Rumble, Dinosaur」大概兩個多星期後,突然變成嫩薑睡前的必點,就這樣大概唱了一個多月才漸漸沒那麼狂熱;之後對於其他關於恐龍的書也有興趣共讀了。
Katrina Charman以押韻的文字來描述恐龍特色,Nick Sharratt的生動童趣的插圖,這兩者再搭配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旋律,對嫩薑蠻有吸引力的。
 

新年快樂「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

農曆新年快到了! 簡單分享兩本農曆新年的繪本。



這次主要分享的是右邊Karen Katz的「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Karen Katz出了很多低幼寶寶的繪本,這本關於農曆新年雖然句子必較長,但文字不算難,內容也很豐富,只是對三歲的嫩薑來說,「過年」這個念還有點抽象,興趣一般般。
左邊「Dragon Dance: A Chinese New Year Lift-the-Flap Book」有簡單翻頁機關,內文相對比較簡化。

Salina Yoon的兔子與熊系列之一「Found」

Salina Yoon的「Found」是嫩薑小時候很喜歡的繪本:溫馨的故事加上可愛的熊與兔子,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嫩薑每天都會點播這本共讀。


生活中的各式各樣形狀「Lu Lu Loves Shapes」

Lulu系列書很多,這次要分享的是形狀和顏色認知的翻翻書:「Lulu Love Shapes」,「Lulu Loves Colorus」。

從Lulu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以故事形式介紹日常生活周遭裡常看見的形狀和顏色,搭配小翻頁的機關。


我們的太陽系「Hello, World:Solar System」

嫩薑大概兩歲多的時候,我開始入手科普繪本;「Hello, World」可以算是嫩薑的第一套科普入門:那時候我考慮兩到三歲的認知發展,入手了「Ocean Life」,「Backyard Bugs」,「Solar System」,「Dinosaurs」這四本。

這套書的優點在於它用簡單簡短的句子介紹科普知識,例如Ocean Life裡面,章魚的介紹「An octopus has eight arms.」,螃蟹龍蝦則是「Crabs and lobsters have hard shells on the outside of their bodies」。每頁都還有個小星號✳️,更進階的介紹動物特色,像是鯨魚「Whales breathe air through a blowhole on their head」等等。

「Solar System」是我自己的興趣,想說買來跟嫩薑共讀;共讀過程嫩薑看似沒什麼特別感受;大概一個月之後,再入手Scholastic的Solar System點讀版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經默默吸收這些知識,開啟他對星球,宇宙的興趣。

爸爸的愛心手作星球:嫩薑收到很喜歡,拿來配對遊戲。

繪本變成有聲書

 🍃 將喜愛的繪本故事變成有聲書來聽

#圖文不符

#玩balancingblocks需要耐心地轉來轉去找到可以堆疊的面

#就像和小孩共讀那般也要多方嘗試找到適合正在成長中的孩子